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如此脆弱,跌幅甚至远超其他主流货币和金融资产,这显然不是一种优质货币的应有表现。(人民视觉/图)
2022年6月18日和19日,比特币盘中两次跌破2万美元,最低跌破1.8万美元。比特币从6.9万美元的历史高点走向神坛,仅用了7个月,跌幅超过70%。
这一轮暴跌不是币圈常见的过山车行情。直接原因很简单,就是随着利率的提高,美元的收缩,泛滥成灾,到处寻找投资机会的美元在缩水,比特币首当其冲。再者,随着利率的提高和美元的收缩,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抗跌性是如此脆弱,其跌幅甚至远超其他主流货币和金融资产。显然不是优质货币的应有表现。“数字黄金”、“避险资产”、“长期替代垃圾法币”的叙事和神话是不可持续的。
人类历史上有各种形式的货币,最后只有两种成为主流货币。一种是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货币,一种是以美元为代表的法定货币,即主权信用货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货币,贵金属货币是去中心化的货币。人们在使用金币时,看重的是黄金的质量,而不是哪枚金币上的国王头像。纸币时代,货币要有“含金量”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人类社会才真正进入“主权信用货币时代”。支撑这些货币信用基础的不再是黄金,而是所谓的主权信用,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
虽然全球金融体系对于主权信用货币有着复杂的机制,但毕竟无法避免“主权失信”的风险——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政府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超发货币。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美国和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就是这样做的。
主权货币太容易扩张了。这不中国十大虚拟货币排名是什么秘密,但是一直缺乏技术手段来解决。直到互联网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古老的贵金属货币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复兴——比特币诞生了。
比特币的所有设计都是对黄金的刻意模仿,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解决了贵金属货币的各种缺陷。难怪很多经济学家和金融人士把比特币视为主权信用货币的有力挑战者。完美的去中心化货币是比特币神话的开始。
黄金作为一种普通商品,历史悠久,远早于货币。人们喜欢黄金的光泽和质地,黄金被用来制作贵重的饰品,并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此后,在货币竞争中,黄金凭借其优越的理化性质,击败了贝壳、玉石、象牙等众多竞争对手,最终取得胜利。
比特币的设计者和拥趸们似乎只注意到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天真地认为只要用数字技术“复制”黄金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机制,就可以完美地生产出“数字黄金”。但是,他们忽略了,连黄金都“天然不是钱”,比特币更不是。
比特币“裸奔”入市。2008年比特币Heng 空诞生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比特币到底“值”多少钱。它的“货币价值”完全是主观的。2010年,1万个比特币只能买两个披萨。几年后,一个比特币实际上可以买下一家披萨店。这个合起来就是“不怎么金”。
比特币爱好者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乐观地认为,只要频繁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就会在短时间内形成货币价值的市场共识。比特币确实有频繁的交易,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作为定价工具的货币,而是其他货币(主要是美元)的标的。这是资产交易,虚拟货币排名前20名不是货币流通。以美元计价的比特币只是一种自称货币的金融资产。
更糟糕的是,比特币过度投机的资产属性阻止了其货币化进程,投机者的唯一目的就是从快速交易中获利。这些投机者相互勾结,迅速推高了比特币的价值,却使其货币功能消失。比特币买披萨当笑话之后,几乎所有的比特币持有者都不会做这种“蠢事”了。强烈的升值预期使得比特币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更纯粹的投机工具。然后,像所有过度投机一样,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可能在2010年,用比特币买披萨比特币的时候,出现了一点点的货币化,但很快就在哄抬价格的喧嚣炒作中被消灭了。作为一种投机工具,比特币所谓的“去中心化和高度匿名”的技术光环,就像郁金香的神奇变异一样,只是投机者哄抬价格的一种叙事。
比特币爱好者声称比特币是根据奥地利货币的去中心化理论精心设计的,但他们忽略了它对自发市场秩序的强调。自发的市场秩序不是理性建构的产物,而是长期市场活动中积累的观念和习俗的自发形成。黄金自发成为货币,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当然,比特币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货币去中心化理论是错误的。只要主权信用货币过量发行的风险持续存在,就将继续面临去中心化新货币的挑战。但是,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微妙的过程,会经历反复的试错、竞争和淘汰。
(作者是历史和经济学学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