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地区占全球比特币算力的35.4%,在短短的一年里跃居第一。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地区的算力从2019年9月份的最高点75%降至趋近于0。
虽然比特币算力迁移到北美地区是大势所趋,但是有这样实实在在的数据还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此数据一出,美国大大小小的媒体都以美国超越中国的标题来吸引眼球,一些文章中更是罗列出北美矿工自中国打击加密货币挖矿以来的超高收益。
小编个人觉得比特币全网总算力几乎恢复到国内挖矿禁令之前的水平是件好事,毕竟参与的矿工越多算力越高,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便更强。然而,比特币行业在北美高度集中的趋势并不一定是对比特币100%的利好消息。
还记得几年前,加密货币挖矿行业在国内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很多来自西方社区以及一些在中国的比特币社区成员都担心算力在中国的高度集中化会减弱比特币全网的抗风险能力。比如说如果中国大矿工矿池联合起来的算力超过全网的51%,他们便可以联合起来修改比特币网络的程序或者交易记录。在2019年,国内总算力超过75%的时候,这种风险理论上确实是存在的。
人们的另一个担忧是国内加密货币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事实证明,这个担忧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我们看前两年监管相对较松的时候,很多地方监管者在明面上也是不太承认比特币挖矿行业的合理性的。在四川针对大数据中心建立的水利消纳园区出台的时候,这个利好政策也是只有三年的时间。很多矿工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减小在该园区的投资规模了。
美国在监管环境和能源成本方面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过多的算力集中在美国,至少在算力去中心化方面,并不见得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小编个人认为美国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的发展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发展迅猛,会有越来越多的算力集中在美国。
首先,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战比特币挖矿行业。它们的优势是可以从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融到充足的资金。比特大陆的新老矿机都卖脱销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这些公司给买走了。
另一个较为隐蔽但是实力雄厚的挖矿主体是传统的能源公司。这类公司的优势是能源几乎是0成本,这个可是矿工梦寐以求的资源。很多能源公司拥有水电站,当区域电网电量有盈余的时候,这些公司甚至会暂停这些水电站的运行。所以,与其让这样的资产闲置,还不如买一些矿机开源节流,增加收入。
在监管方面美国德州应该是对矿工最为友好的辖区之一。它不仅有针对加密货币挖矿明晰的法律框架,在高能耗产业监管方面也颇为灵活。作为美国的能源输出地,能源交易市场也更为完善。
上述的种种条件都将促进比特币算力在北美中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算力高度集中在这个地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反观算力输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哈萨克斯坦和鹅螺丝,这两个国家监管环境的稳定性远不如美国。在矿工的矿机财产安全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这些因素也直接限制了矿工在这两个地区的发展。
有人认为算力全部集中在美国会增加比特币网络风险这一看法有一些危言耸听。其实更深一层的含义可能是暗指大部分算力在美国被控制总比在中国好。这个小编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就监管环境和行业透明度这两方面来讲北美矿工确实做得很好,但是美国的挖矿行业真的就可以做到无坚不摧吗,个人认为并不见得。
就拿去年德州的停电事件来说。特大暴风雪的极度低温造成全州范围内的供电短缺,这也导致电价上涨,州政府也会优先居民供电。这个事件暴露了在极端天气下,德州的供电基础设施并没有做到万无一失。
另一个在美国存在的风险是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北美地区的除了德州以外的另一大挖矿基地便是纽约州了。在该州北部的水牛城附近有横亘在美加边境的尼亚加拉瀑布,那里有着丰富且便宜的水力资源供矿工使用,但是,由于该州在气候变化和能源保护方面的强硬态度,在近两年出台了一些限制挖矿企业入驻纽约州的监管措施,给矿工们加大了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国头部矿池和矿工迁移到美国,相信来自美国的算力会增长得更加迅速。它们带来的针对大规模挖矿的资本和技术将会是北美加密货币行业挖矿发展的催化剂。
去中心化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增强整个比特币网络的稳定性。换句话说,整个网络的算力不会因为单个独立事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一家独大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北美矿工为比特币网络安全和整个挖矿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就像之前中国矿工因为过于中心化受到质疑一样,加密货币行业是否也应该用更加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美国算力登顶这件事呢?
比特币挖矿在南美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尤其是在比特币挖矿行业,遍地开花总是要比一枝独秀要好一些。